7月12日下午,在一场大雨的尾声中,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举办的参观学习活动圆满完成。此次活动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举办,由张潇竹老师带队与研究所工作人员协同,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强基计划)班级和应用物理学班级共同参与。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技物所以红外物理与光电技术研究为定位,重点发展空天红外与光电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探测器、空间主动光电技术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上海技物所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相关技术领域的特点,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覆盖“基础前沿—核心组部件—系统集成”完整研发体系。
展览参观:
技物所虞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技物所的几位老院士,令人感到意外的是,8位院士中隐藏了一对师生以及三位跨越三代的师生传承。空间观测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空间观测技术,为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在空间观测领域起步晚,且遭遇严重的技术封锁。事关家国未来,几对师生因为相同的志向和愿景,最终在科研前线并肩作战,从师生变为同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并实现国际领先。
随后,虞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空间海洋观测、空间大气观测等等实例,同时还逐步了解到上海技物所的研究定位——主要发展空天红外与光电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探测器、空间主动光电技术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其中包含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风云三号”系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卫星搭载的遥感探测器不仅可以实现超精密观测,提供超清高空俯拍图片,还可以实现质谱分析,在高空识别部分目标物质的分布,以实时检测污染和环境成分的变化。在讲解过程中提及到的嫦娥六号自主平移过程中的一句话令同学印象深刻:“适合国情的科学技术才是好的”,嫦娥六号在选择平地着陆也是由16束激光处理后生成的3维图而并非一束激光,可以看出很多时候我们要选择使一些“巧劲”去克服问题而不是蛮干、硬干,解决问题、满足实际需求才是做科研应当追求的目标。
微课讲座:
担任上海技物所研究员的成龙博士从温室气体的源头入手,为同学们介绍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政策下的“双碳”任务,带大家了解碳中和“1+1=0”的智慧,一窥地球气候环境未来的走向。成博士介绍了全球变暖的“元凶”——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随着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从而引发了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不仅带来更多的高温热浪、强降雨、洪水,还会导致冰川融化、陆地干旱、荒漠化,加快水分蒸发与水土流失,最终形成更多的极端天气,如近些年频频出现的夏季极端高温和冬季极端冻雨,甚至是前些天上海发生的短时强降雨,均与全球变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成博士还介绍了我国在气象领域实现“双碳”转型战略的重要部署,包括我国发射的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和可用于开展全球船舶航行、航班飞行状态和全球物联网相关信息采集的交通四号卫星,并介绍了多种碳监测的技术手段,实现宏观上全域监控和局部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施的方法,充分监控我国碳排放情况与世界碳排放分布。
参观实践感悟:
参观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我们仿佛深处太空,俯瞰着我们美丽的蓝色家园。在这里,我们亲眼见证了我国空间观测领域的蓬勃发展,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国家的强大。
研究所内,一台台精密的仪器和设备映入眼帘,它们如同宇宙的眼睛,静静地俯瞰着祖国每一寸土地。我们了解到,这些仪器不仅能够捕捉到地球表面的风云变幻,还能揭示难以察觉的环境成分变化。在科研人员的讲解下,巨大的风云图仿佛动了起来,各地的气象工作者依托卫星传回的图片,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警与人工干预。
最令人震撼的,则是我国在空间观测领域的飞速发展。从卫星发射到遥感探测,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我们看到了我国科研人员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身为物理系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学术精神。
这次参观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空间观测领域的进步,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为我国在空间观测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空间观测技术将会更加先进,我们将会凭借着细致充分的观测,为我国乃至人类的环境保护和科学探索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